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礼部的一个官员满脸不信的看着周楚等人道。
“这种事又做不了假,火车车厢本官已经让南镇抚司的工匠加急制作了,要不了几日,诸位一观便知,而且这火车不过是刚制造出来,动力有限,以后动力只会越来越好,像陛下说的一个火车头拉动十节满载车厢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周楚看着此人,说道。
周楚说这话的时候,是留有余地的,蒸汽机时代的火车运力确实是有限的,速度也相对很慢,只有等到内燃机面世的时候,火车的运载能力和速度才会大幅度提高。
此时的大明距离内燃机面世还需要很多年,别的不说,单单是石油的开采技术和提炼技术,大明现在就完全不具备。
人力有时尽,即便是周楚,也不是什么都会,这些事情,周楚只能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,内燃机面世,最起码也得几十年。
不过现如今的蒸汽机倒是可以继续改进,加大动力。
“如此甚好,这样吧,朕给你三日,三日之后,朕和文武百官还是在此处,观看你这四节车厢装满能不能跑得起来。”
嘉靖看着周楚道。
“臣一定尽心尽力。”
周楚领命道。
“好,朕相信你。”
嘉靖笑道。
实际上火车的车厢南镇抚司早就做出来了,毕竟火车头早在两个月前就制造出来了,这段时间,海瑞等人让南镇抚司制作火车车厢。
如果说火车头还需要试行才能决定要不要再制造第二辆第三辆,那么车厢则完全没有这种忧虑,车厢都是标准的款式,只要火车头没问题,车厢是不会出问题的。
只是到了火车头和车厢如何连接的时候,海瑞和杨盛斋犯了难。
当初刚造出来火车头的时候,海瑞和杨盛斋没少因为此事找周楚求教,对于火车对接的车钩,周楚知道詹式车钩,这种车钩设计的极为精巧,但具体图纸,周楚是不清楚的,只能大致的向海瑞等人描述了詹式车钩的一些原理,实际上描述的也很不准确。
但这对海瑞等人已经足够了,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灵感,只要有了方向,两个月的时间,足够他们将车钩制造出来了。
嘉靖其实也知道南镇抚司早就把车厢造出来了,否则也不会只给三日,三日的时间造出车厢根本不可能,钢铁的熔炼成型,都需要时间。
这些话,不过是说给文武百官们听的罢了。
很快,所有人都各自回家了。
杨一清回家的路上,将杨盛斋提溜回去了。
“爷爷,我还要去南镇抚司,制造车厢呢。”
杨盛斋有些不满道。
“还想骗你爷爷?你小子越来越滑头了,当老夫不知道?南镇抚司早就把车厢造好了,你忘了前几日带我去过南镇抚司?”
杨一清看着自己的孙子,调侃道。
杨盛斋听到这话,表情一窒,不禁有些后悔带自己的爷爷去南镇抚司了。
火车车厢不是小物件,不可能放在房间里,自然瞒不过杨一清的眼睛。
“爷爷有什么吩咐?要是无事的话,孙儿就要回南镇抚司了。”
杨盛斋有些无奈道。
“当然有事,你的老师周衡器如今将你培育成才,还让你参与火车的制造这样关乎国本的重大事物,小子,你可知道,今日你和你老师一起乘坐火车,将来史书上会浓墨重彩的记载你们师徒几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