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错一定是他。于建中猛然想起了自己抽屉里的那张通缉令:王克华。这不是特异功能,这就是他的本事,看到脚印,就能勾画出疑犯的体貌特征。

想了好一会儿,于建中这才意识到,自己的牙齿不停地发出了格格的响声,心也在突突地不正常地跳动着。一张不太清楚的疑犯画像映入了他的脑海。在茫茫大海里,他终于把这根针捞上来了。可是,于建中收获的除了震惊、痛苦和仇恨之外,却什么都没有得到。没有兴奋,没有惊喜。于建中回想起了那天抓捕素福·索麦兹前的情景,在台湾三温暖,这个家伙突然出逃。之后,特警队的兄弟们围捕王克华未果。素福·索麦兹和王克华因为那个电话号码联系在了一起,而且,他们又同时在台湾三温暖出现过。不论是什么样关联,这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。

在于建中的头脑里,恐怖分子只是一个概念,或者是电视新闻里的播报。因为拉登、黑寡妇什么恐怖活动对中国人来说都只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。中国人都以为恐怖活动离自己很遥远。现在看起来并不是那回事。恐怖分子并不一定就只杀美国人或俄罗斯人,他们就是一群疯子,一点准都没有,想杀谁就杀谁,想怎么干就怎么干。这种人行为逻辑混乱,做事根本就不计后果。中国的疆域幅员广阔,出现几个恐怖分子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。看起来还是上级领导高瞻远瞩,抓获了素福·索麦兹,马上就联想到了这么重大的问题。而自己还站在普通刑事案件的层面上,只是井底之蛙啊!想到了这面上之后,于建中决定还是将自己的想法与童燕沟通一下,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结果不论自己的判断对与错,对童燕来说无疑都是一种参考。这种事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否则一旦发生了更大的惨案,那么后果必定将不堪设想。

目前,虽然于建中发现的所有的疑点还都是推理,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经验。他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发现。真相,永远都是显露给需要知道的那些人。这个案件的内幕一定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很多,怎么能揭开那些秘密,让那些见不得人的丑恶暴露在阳光之下,是最为迫切的任务,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。

恐怖分子与普通的刑事犯罪的罪犯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,即使是那些所谓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罪犯,也无法个恐怖分子相提并论。他们平时都躲在暗处,看起来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。没有人能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,会有什么行动。一般情况下,他们都是突然发难,而一旦他们行动了,往往都来不及预防,惨案就发生了。他们有的有组织,有的是散兵游勇,是一个人单独活动的恐怖分子。来无影去无踪,不好打击,也不好抓获。

面对这样一个或者一群如此凶悍的人,于建中有一种悲凉感觉,仿佛人性的黑暗就在自己的眼前,凶徒舞刀弄枪*裸的冲向无辜的人群,他们一会儿要炸那里的大楼,一会儿又砍杀街上的人群,他们为的只是自己膨胀的私欲,而自己作为一名警察又无力阻止。想一想都感到一把心酸。这种感觉让他很茫然,就连他自己都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。就凭自己一个人能和那个人或者那些人对抗吗?。忽然他又对自己有这样想法又感到有点可笑,不要说是他,就是他们有再大的势力,也根本不是无强大的人民警察的对手。“我们一路奋战,不一定是为了改变世界,而是不让邪恶的世界改变我们!”

恐怖活动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问题。这些恐怖分子的犯罪活动手段复杂多样,活动空间地理跨度非常广泛。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恐怖事件。这些恐怖犯罪越来越多的伤及无辜民众。而且,各地的恐怖分子,各种形态的暴力恐怖活动此起彼伏,彼此强化联系相互影响,暴力恐怖犯罪成为了世界各国更危险更难对付的敌人。

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是任何国家政府的首要职责,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不会对暴力恐怖活动坐视不理,而是予以坚决打击。对恐怖主义势力,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,必须要加大打击力度,彻底铲除消灭,使人民都能够在安宁祥和的土地上幸福生活。这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掷地有声的宣言,表明了中国政府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